编程社区给出了 2024 年编程语言流行度的指标, Java 排第三~


1. 数据类型

1.1 static修饰的变量

大家在玩Java时有没发现,下面这样一个对象,我们即使没有给变量赋值,在创建它后这个变量依旧会有默认值

class A {
    int a;
}

System.out.println(new A().a);


程序执行结果:
0

有时前端同学要求后端给个默认值0,我们甚至不用动手,Java编译器就把活给干完。

这实际上是Java语言的一个特性,对于实例变量即成员变量,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都会有一个默认值。不同的基本类型默认值不同,我们看看以下各种基本类型的默认值。

int a; //0
short b; //0
long c; //0
float d; //0.0
double e; //0.0
boolean f; //false
byte g; //0
char h; //空字符


1.2 自动类型提升


(1)Java中的byte、short、char进行数学计算时都会提升为int类型,很容易忽略的基础知识,南哥慢慢道来。

以下代码的运行正常吗?

byte b1 = 1, b2 = 2, b3;
b3 = b1 + b2;

答案在你意料之中,就是编译报错。

# 报错内容
java: 不兼容的类型: 从int转换到byte可能会有损失

既然byte、short、char进行数学计算时都会提升为int类型,那我们就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把结果转换成byte类型。正确的做法如下。

b3 = (byte)(b1 + b2);


(2)但假如byte变量是这样的写法,我们给b1和b2都加个final,很神奇,编译不会报错。

final byte b1 = 1, b2 = 2, b3;
b3 = b1 + b2;

这种情况是一个特殊情况,Java编译器会为其进行特殊处理,我们称它为编译时常量表达式的求值。b1、b2、b3都是常量值,b3在编译阶段就会被编译器进行赋值,不会涉及到上面我们提到的数学计算提升为int类型,也就不会编译错误。


(3)但如果是这种情况呢?

final byte b1 = 1; byte b2 = 2, b3;
b3 = b1 + b2;

以上两个byte变量,只有一个final修饰,也就是说对b3赋值运算不能在编译时进行,那这段代码依旧会报错,我们还是需要把结果转换为byte类型。

正确做法如下。

java

 代码解读
复制代码
b3 = (byte)(b1 + b2);


1.3 byte溢出

byte类型的数据范围在-128 ~ 127,当这个值超过127会转变成 - 128。为什么呢?

byte i = 127;
System.out.println(++i);

shell


程序执行结果:
-128

byte类型的最大值127在二进制中表示为01111111,当我们对127的值增加1时,每位加1后都会产生进位,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位都会翻转(从01111111变成10000000),而10000000十进制的表示就是-128。


1.4 Bollean赋值

业务开发编写最多就是条件语句了,特别在迭代年代比较旧的老项目,一套接一套的if语句。

既然见识了那么多条件语句,那以下代码的执行结果是什么?

Boolean flag = false;
if (flag = true) {
    System.out.println("tru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false");
}

在Java里,条件判断是有赋值的功能,try语句同样也有。此时falg在条件判断里被赋值了。

程序执行结果:
true


[需要看新机会的]

顺便吆喝一句,技术大厂,待遇给的还可以,就是偶尔有加班(放心,加班有加班费)

前、后端/测试,多地缺人,感兴趣的可以来试试~


2. 程序运算

2.1 三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的坑,相信不少南友遇到过。。。我们来看看三元运算符是什么?

Java中的三元运算符是一种简洁的条件表达式工具,其语法格式为:条件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如果条件为真(true),则表达式的结果是表达式1;如果为假(false),则结果是表达式2

假如是这种情况呢,南哥问:o1最终的数据类型是什么?

Object o1 = true ? new Integer(1) : new Double(2.0);

上面的代码行其实等同于这一行。

Object o1 = true ? new Double(1.0) : new Double(2.0);

三元运算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就是类型的统一化。Double类型的数据范围更大于Interger类型,所以Java编译器会对值类型进行类型提升,最终把Integer类型提升为Double类型。


2.2 自增问题

下面是南哥编写的两个i++自增的易错问题,面试考核经常出现在笔试题。

(1)南哥第一问:以下代码执行的结果是什么?

int i = 0;
i = i++ + i; 

shell


程序执行结果:
1

(2)南哥第二问:以下代码执行的结果是什么?

int i = 0;
i = i++;
System.out.println(i);

shell


程序执行结果:
0


2.3 String对象

我们创建一个String对象,JVM在背后实际上做了很多功夫,String对象在常量池、堆内存都有可能存在。我们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下。


(1)以下代码段不包含引用类型,只是单纯的字面量拼接,所以只会创建一个对象存在于常量池中。

String s = "JavaProGuide" + "南哥" + 666;


(2)以下代码段包含了引用类型,一共创建了3个对象,猜对了吗?

String s = "Hello";
s = s + " world!"

"Hello"、" world!"都属于字面量,所以它们都会被加入到Java字符串常量池中。

s + " world!"这么一个代码段涉及了引用类型,所以它在内存里创建了一个新的String对象,并不存在于常量池,而是存在于堆内存里。


(3)以下代码段一共创建了两个对象,分别存在于常量池、堆内存。

首先new对象会把该String对象放到堆内存里,而过程中会先检查常量池是否存在JavaProGuide

String str = new String("JavaProGuide");


……



——转载自作者:JavaSouth南哥

开源硬件平台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