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态
图文
列表
提到 Stack Overflow 技术社区,提到那个橙色的栈溢出图标,相信程序员和开发者们应该都再熟悉不过了。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关 Stack Overflow 社区的变化趋势图,让人感慨万千。这个曲线图表示的是自 2008 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的今天,这 17 年时间,Stack Overflow 社区上每个月新问题个数的变化趋势。怎么样?大家看完这张图有没有什么感触?这张图清晰地展示出了 Stack Overflow 编程社区在这 17 年间所经历的增长、繁荣以及回落的趋势。可以看到,从 2008 年到 2014 年这前 6 年的时间,Stack Overflow 一路高歌,渐入佳境,基本都在稳步增长。而从 2014 年到 2022 年这中间的 8 年时间,虽说图中曲线呈震荡变化状态,但总体都是处于高位趋势,这也是 Stack Overflow 社区的繁荣时刻。从数据上来看,Stack Overflow 最高光的顶峰时刻出现在 2020 年,尤其是在 2020-05-01 这个时间节点,新问题个数来到了 302381 的顶峰。而从图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自 2022 年底开始,Stack Overflow 社区日渐式微,开始出现了回落之势。同样是那一年底,OpenAI 正式发布了 ChatGPT。那后面几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了,AI 大模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飞速迭代,传统的搜索引擎和知识社区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到了如今的 2025 年,Stack Overflow 的数据也已经跌回到了 15 年前的水平了。这几年的趋势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AI 大模型日新月异,相关的模型产品更是百花争艳,层出不穷,这对于 Stack Overflow 的冲击在图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也开始回想,我自己这几年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方式,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遇到问题,我好像已经不怎么喜欢使用传统搜索引擎了,而是会习惯性地转向各种 AI 大模型工具和智能助手,同时信息的处理和交互范式也完全变了。我们还以编程写代码为例。以前当我们在写代码调试运行出现错误但折腾半天也不知所以的时候,大家会怎么做?相信不少同学和我一样,也是首先复制这段报错信息到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然后根据搜索引擎吐出来的搜索结果,自己逐个点进去筛选有用的信息。而当我们一旦在搜索结果里看到了 Stack Overflow 的相关网页时,我们的直觉会告诉我,离问题解决应该不远了。而即便当我们在搜索引擎里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我们也可以去类似 Stack Overflow 这样的编程社区里进行发帖求助,然后等待被查看和回答。这是在 AI 大模型还没有爆发之前,大家所普遍采用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如今一切都变了。随着 AI 模型和产品的快速渗透,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直接甩给 AI 工具一个问题或者一段信息,AI 工具便会自动理解你的意图,并开始深度思考、收集信息、整理逻辑、分析总结、加工输出,最后直接把生成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呈现在你的眼前。和这些传统知识社区和搜索引擎相比,AI 大模型很强,这无需质疑。AI 大模型强就强在它的理解能力、整合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知识社区和搜索引擎往往所欠缺的东西。传统搜索引擎往往依赖于关键词匹配和链接分析,因此对于用户问题的理解往往有所欠缺,而 AI 大模型则能够深度理解语言含义和上下文,理解问题的真正意图。同时 AI 大模型能阅读、理解并整合数据中不同维度的海量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进一步的推理、分析、总结、泛化,这在如今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价值。所以相比去 Stack Overflow 上发帖子、搜问题、筛答案,AI 引擎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知识维度的扩展上都给了这些传统知识社区和搜索引擎以降维打击。如此一看,如果再不转型,像 Stack Overflow 这样的传统编程社区的轰然倒下,似乎也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说到底,AI 大模型不是搜索引擎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和交互范式。那面对这波 AI 大模型浪潮的席卷和冲击,不少传统的搜索引擎和知识社区都开始了转型升级,并积极拥抱 AI。比如像 Stack Overflow 自己也搞了一个 Overflow AI,其中包含了一套基于他们自己的历史内容和知识库所打造的 GenAI 工具。从「检索工具」进化到「智能助手」,这是不少现有知识社区和搜索引擎正在经历的蜕变之路。这两年 AI 大模型领域的发展速度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技术迭代进化更是远超预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信息检索和交互方式一定还会进一步高效、精准和智能,而对此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好了,那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享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篇见。——转载自:CodeSheep
Stack Overflow,轰然倒下了!
开源硬件平台
嘉立创PCB
开源硬件平台
在电子元器件采购日益高效化、数字化的今天,传统的手动录入方式已难以满足研发与生产对效率和准确性的双重需求。如果您仍在逐一手动输入元器件型号、反复核对封装参数与数量,不妨了解一下——立创BOM配单 “一键下单”尤其在以下典型场景中,BOM一键下单不仅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有效降低采购风险:场景一:批量项目采购——新品研发与试产阶段的理想选择在新产品研发或小批量试产过程中,工程师往往需要处理数十乃至上百种不同料号的元器件。若采用传统方式逐一查找、比价、下单,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遗漏关键物料,影响项目进度。 解决方案:上传完整的BOM(物料清单)文件,系统即可自动识别所有元器件信息,智能匹配库存与价格,支持一键生成采购订单,轻松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采购需求。场景二:杜绝人为输入错误——保障采购准确性手动录入BOM时,常因视觉疲劳、型号相似或封装混淆等原因,出现错填、漏填甚至数量偏差等问题,导致采购失误或生产延误。 解决方案:BOM一键下单功能依托高精度的元器件数据库与智能解析算法,自动校验型号、封装、规格及数量等关键字段,从源头杜绝人为差错,让采购更安心、更可靠。场景三:重复性或标准化生产——快速复购,效率倍增对于已定型的产品或标准化项目,其BOM清单相对固定。每次生产时,若重新手动创建订单,是对时间和人力的巨大浪费。 解决方案:直接调取历史BOM或使用标准BOM模板,通过一键下单功能瞬间完成整单匹配与提交。实现“一次整理,多次复用”,让重复采购任务化繁为简,生产效率倍增。立即使用:BOM智能配单_电子元器件配单-立创商城
哪些场景最适合使用BOM一键下单?一文说清楚!
立创BOM配单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电动车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出行工具。然而,传统的机械钥匙往往带来诸多不便:容易丢失、操作繁琐,甚至在雨天或匆忙时成为负担。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一键解锁方案应运而生。其中,手机APP蓝牙解锁和NFC刷卡解锁作为两大主流方式,不仅实现了无钥匙操作,还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方案介绍蓝牙解锁     蓝牙解锁依赖低功耗蓝牙(BLE)技术,当用户手机蓝牙开启并靠近车辆时,APP会自动检测信号强度,实现“无感解锁”。例如,用户步行接近电动车5米左右范围内,车辆仪表盘会自动亮起,解锁车锁;上车后,踩下刹车即可一键启动。这种方案通常集成GPS定位和OTA(Over-The-Air)升级功能,支持实时电量监测和远程报警。 相比传统钥匙,它更注重隐私保护:解锁数据通过加密传输,避免被窃取。刷卡解锁     NFC工作在13.56MHz频段,感应距离仅几厘米,确保高安全性。卡片内置芯片存储加密密钥,当靠近车辆读卡器时,系统验证身份后释放车锁。    相比蓝牙,它更抗干扰,且无需电池供电(卡片为被动式)。许多电动车如爱玛的Q系列和九号车型,已内置NFC模块,支持“刷卡即启”。推荐芯片     DP1323EL 是一款高集成度的 13.56MHz 非接触式 IC 卡读写芯片,符合 ISO/IEC 14443 A/B、EMVCo 及 PBOC 等国际标准。芯片内置完整的调制解调电路和 CRC 协处理器,支持 106/212/424kbit/s 多速率通信,读写响应更快,数据交互更稳定。    它同时支持 SPI、I²C、UART 三种主机接口,最高速率可达 10Mbit/s,方便灵活地适配不同主控平台。DP1323EL 采用低功耗设计(2.5V–3.6V),并集成 LPCD 低功耗卡片侦测功能(典型功耗仅 4μA),即便在休眠状态下也能快速识别卡片,实现电动车的智能唤醒和便捷解锁。 此外,射频发射驱动采用独立电源供电(最高可达 5.5V),有效避免干扰,保障通信稳定性。凭借体积小、功耗低、兼容性强等优势,DP1323EL特别适用于电动车智能刷卡系统、共享出行终端及各类非接触式应用设备。     电动车一键解锁方案通过“手机APP蓝牙 + 刷卡”双模设计,不仅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便捷、安全地开锁,同时大幅提升了整车的智能化体验。蓝牙模块提供远程管理与身份认证能力,刷卡模块保证离线环境下的快速响应与低功耗待机,两者互为补充,构建出稳定、高效的系统架构。    未来,随着共享出行与智能出入口系统的普及,融合蓝牙、NFC与云管理的多模解锁方案将成为趋势。
基于DP1323EL的电动车解锁方案:超高速读写,提升电动车一键解锁体验
立创商城
空旷实测最远能做到到近300m的2.4g射频单RF芯片XL2400TXL2400T 系列芯片是工作在 2.400~2.483GHz 世界通用 ISM 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芯片。该芯片集成射频收发机、频率收生器、晶体振荡器、调制解调器等功能模块,并且支持一对多组网和带 ACK 的通信模式。发射输出功率、工作频道以及通信数据率均可配置。芯片已将多颗外围贴片阻容感器件集成到芯片内部。容易过 FCC 等认证。XL2400T是芯岭推出的第三代2.4g射频单RF芯片,在第一代XL2400,第2代XL2400P基础上做了全新性能升级,性能大幅度提高,硬件和第一代第2代继续兼容,软件改动不大。最大功率13DB,空旷实测最远能做到近300m。功耗进一步降低。距离比第一代第二代大幅度提升近3倍,而价格和第一代2代保持一致,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特别是产品对距离有要求,对功耗有要求的产品特别合适!功耗较低发射模式(0dBm)工作电流6.97mA;接收模式工作电流 8.83mA;休眠电流1.53uA。 节省外围器件支持外围 4 个元器件,包括 1 颗晶振和 3 个贴片电容;支持双层或单层印制板设计,可以使用印制板微带天线;芯片自带部分链路层的通信协议;配置少量的参数寄存器,使用方便。 性能优异125K / 250K / 1M / 2M bps 模式的接收灵敏度为-96.5 / -95 / -92 / -90dBm;发射输出功率最大可达 13dBm;抗干扰性好,接收滤波器的邻道抑制度高,接收机选择性好。容易过 FCC 等认证。 三/四线 SPI 接口通信/I2C 接口通信 SPI 接口速率最高支持 4Mbps 支持最大数据长度为 128 字节(4 级 FIFO) SOP8 封装 1M / 2Mbps 模式,需要晶振精度 ±40ppm&CL=12pF125K/250kbps 模式,需要晶振精度 ±20ppm&CL=12pFBLE 广播包模式,需要晶振精度 ±10ppm&CL=12pF 工作电压支持 1.7~3.6V; 工作温度支持-40~+125℃ GFSK 通信方式 支持自动应答及自动重传
空旷实测最远能做到到近300m的2.4g射频单RF芯片XL2400T
开源硬件平台
嘉立创PCB
社区数据
今日帖子
-
今日互动量
-
在线人数
-
帖子总量
-
用户总量
-
推荐话题 换一批
#立创开源六周年#
#DIY设计#
#嘉立创PCB#
#嘉立创EDA校园讲师#
#高校动态#
#嘉立创3D打印#
#嘉立创免费3D打印#
#技术干货#
查看更多热门话题
功能讨论
()
主题
打赏记录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4666号 · 粤ICP备2023121300号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侵权举报 · ISO/IEC · Copyright © 2024 嘉立创社区版权所有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 · 联系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27楼) · 媒体沟通:pr@jlc.com · 集团介绍
移动社区